为什么端午不能说快乐只能说安康(端午节必吃5种食物)

端午节时为何只能说安康,而不能说快乐?

因为端午节是大家为了纪念屈原才建立的节日。所以端午节不能说快乐,只能说安康。

扩展知识:

端午节最初是驱瘟、祭龙的节日,体现了人们迎福、除灾的愿望,后来才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端午节更有划龙舟、吃粽子等习俗,所以怎么就不能说快乐呢?

更有人拿端午节和清明节相提并论。

清明节主要有两个活动,踏青郊游,扫墓祭祖。

而清明节在后续更吸收了其他节日的民间传统习俗,比如蹴鞠、荡秋千、打马球、斗鸡等。民间的传说中,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历史悲剧人物而来的节日,最主流的说法有三种。

端午节必吃5种食物?

端午节必吃的5种食物:

第一:粽子。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南北方都很普遍的传统习俗。在北方主要是吃三角甜粽子,以蜜枣、大枣、豆沙为馅料,制作而成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北京的蜜粽。南方主要是吃咸粽,馅料主要是放腌制的五花肉,南方主要是吃四角粽、尖三角形粽、方形粽。

第二:五黄。在江南一带有五黄月这个说法。在江浙一带,端午节这一天要吃“五黄”。五黄,是指黄酒、黄鱼、黄瓜、黄鳝、鸭蛋黄。但是“五黄”也不是特定的这几种,在有的地方不吃咸鸭蛋,而是吃黄豆。

第三:雄黄酒。以前在长江中上游地区,特别盛行端午节喝雄黄酒。雄黄可以用来制作解毒剂、杀虫药。于是古代人就认为雄黄可以克制蛇、蝎等百虫,就把它和研磨成粉,然后泡白酒或黄酒。但是,现在人们都是用黄酒代替雄黄酒。

第四:煎堆。南方端午节前后是雨季,一下就是十几天,连绵不止。因此在福建晋江一带,端午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用面粉、米粉或番薯粉,调成浓糊状,煎成的“煎堆”。吃煎堆主要是“补天”。端午节吃了“煎堆”后,雨便止了,也就是人们说的把天“补”好了。

第五:打糕。端午节这一天,在吉林延边朝鲜族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将艾蒿与糯米饭,放到大木槽里,用木槌捶打制成的米糕。颜色翠绿,吃起来有一股淡淡的清香。也可以给端午节增添很多节日的氛围。

端午节为什么不能说快乐要说安康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由此可见,清明节是祭祀祖先寄托哀思的日子,节日的气氛是哀伤的主调。因此祝福对方节日快乐,明显不合时宜。

2、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最广泛的有两个说法,一是纪念屈原,一是纪念伍子胥。

3、传说屈原听闻楚国都城被攻陷,悲愤交加,于五月五日抱石投入汨罗江自尽。百姓闻讯而来,但未能找到屈原的尸首,于是各家各户在江中投入饭团,让江里的鱼儿不要食屈原的尸体。后来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就是由此而来。

4、另一种说法是纪念伍子胥。相传吴王听信谗言,将忠臣伍子胥赐死。伍子胥命人在他死后,将他的眼珠悬挂在吴国都城东门,要亲眼看到越国的军队攻陷吴国都城。吴王听闻后大怒,命人伍子胥的尸首投入大江,以此泄愤。这天正好是五月五日,因此也有说端午节是纪念伍子胥。

为什么不能说端午节快乐

1、因为端午节是一个祭祀的节日,并且五月五在古时候是一个恶日,因此用“快乐”来作为端午节的祝福是不恰当的。

2、端午节的起源,跟屈原投江是分不开的,也正因如此,端午节就和纪念、忧伤等字眼联系在了一起。据史料记载,端午这一天,伍子胥投钱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大文豪屈原投汨罗江。在很多人看来,端午节是祭日,便不能太过于欢庆,因此互道“快乐”,显得很不合时宜。

3、时令节气来说,端午节即农历五月初五,是夏季(午月)开端,古人形容此间“恶月恶日”“五毒尽出”,所以才有种种求平安、禳解灾异的习俗。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所以要十分小心。这样来说安康,确实是恰如其分的,安康方能快乐。

为什么不能说端午节快乐

1、因为端午节是一个祭祀的节日,并且五月五在古时候是一个恶日,因此用“快乐”来作为端午节的祝福是不恰当的。

2、端午节的起源,跟屈原投江是分不开的,也正因如此,端午节就和纪念、忧伤等字眼联系在了一起。据史料记载,端午这一天,伍子胥投钱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大文豪屈原投汨罗江。在很多人看来,端午节是祭日,便不能太过于欢庆,因此互道“快乐”,显得很不合时宜。

3、时令节气来说,端午节即农历五月初五,是夏季(午月)开端,古人形容此间“恶月恶日”“五毒尽出”,所以才有种种求平安、禳解灾异的习俗。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所以要十分小心。这样来说安康,确实是恰如其分的,安康方能快乐。

端午节为什么不能说快乐

端午节,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本是南方沿海一带上古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端午节是一个祭祀的日子,所以端午节不能说快乐,用安康更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