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怎么教孩子能理解(二年级下册易错题60道)

小孩子读二年级了,但是数学理解能力很差,怎么办?

关于二年级的孩子,数学理解能力差的问题,是存在的普遍问题,不是个别孩子的问题,其实理解能力,与语文脱离不了关系,与孩子的识字量也有关系。

有一些孩子,题目中的好多字不认识,那孩子肯定不知道题目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还有一部分孩子,字可能认识,但是因为年龄小没有接触过一些事和物,导致孩子不懂,理解不了。导致孩子一些趣味题,还有拓展题不会做。一些应用题理解不了。

所以,针对这种问题,我认为,应该从孩子阅读理解解决,让孩子多读多练,增加识字量。让孩子多开阔视野。数学计算题在理解的基础上多做题,多练习。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应用题必考易错题型?

1、奶奶今年63岁,小芳今年7岁。奶奶比小芳大多少岁?

 

36-7=29(岁)

错因分析:把63看成36了,也就属于看(抄)错数字。

2、二年级有3个班。2班比1班多5人,3班比1班多3人。哪个班人数最少?

3班人数最少。

错因分析:不能正确理解数量的大小关系。

3、大青拍了135下皮球,小青拍的比大青少一些,小红拍的比大青多一些。

(1)小青最多拍多少下? 135-10=225(个)

(2)小红最少拍多少下? 135+10=145(个)

错因分析:不能准确理解“最多”与“最少”的含义。

4、做一道加法算式,小明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6看作9,把十位上的1看作7,得到604,正确得数是(588)。

错因分析:没有 理解个位、十位分别看错的数实际是多余的数,而直接减掉了16。

5、有三根绳共长60米,其中一根比最短的一根长5米,比最长的一根短5米,最长的一根长多少米?最短的一根长多少米?(这题是试卷的附加题)

最长的60米,最短的5米。

错因分析:假设3根绳子一样长,60÷3=20,则最长:20+5=25 最短:20-5=15

6、每根甩绳长5米,将42米的绳子剪成8根甩绳,够不够?

43÷5=8(根)……3(米)不够

错因分析:把42看成43,算法正确错误。

7、全班有60人,其中男生是女生的2倍,你知道有多少男生,有多少女生吗?

错因分析:这是个和倍问题。三年级学习了以后就会明白。

8、为了吸引顾客,超市准备用“2盒牛奶,3盒酸奶”组合,制成礼盒再销售,最多可以制成多少礼盒?

商品名称 数量

牛奶 18盒

酸奶 24盒

可以制成20个礼盒。

错因分析:先分别计算牛奶2盒一份可以分9份,酸奶3盒一份可以分8份,组合起来只能选择较少的搭配,答案应为8个礼盒。可以用花生和糖果搭配实际操作一下。

9、18片钙片装一瓶,小辉每天坚持吃,早晚一次,每次三片。一瓶药够吃几天?

18÷3=6(天)

错因分析:没理解“早晚一次,每次三片”中包含乘法的意义2×3。

二年级的语文数学怎么教育啊!我想学!请帮忙解答,谢谢

  • 二年级的语文数学怎么教育啊!我想学!请帮忙解答,谢谢越详细越好
  • 如果你不知道教什么,就给他讲解作业本,或是出习题给他做,你在一旁看着,他做完给他护川篙沸蕻度戈砂恭棘指出哪里错了并加以讲解。还有给他讲解让他指出课本中老师说过但还是不理解的地方。简单地讲就是学生在课堂上遗留下的课本试卷中的题目,你给解释就行,有时可以加以拓展,出类似题目给他做,然后拿习题给他做,点评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