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族现代农业产业园评价指标体系?
分8大类,20多项指标,具体有产业基础,对主导产业规模,产值设置考核指标。设施设备对机械化率等设置指标,农产品加工对粗加工设置指标,还有对组织实施龙头企业等新型主体,对融合提高农产品品牌,休闲观光,科技创造,信息化智能化等设置一批考核指标。
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主要内容?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农业产业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的有机统一,是集食品保障、原料供给、资源开发、生态保护、经济提高、文化传承、市场服务等产业于一体的综合体系,它主要包含有机产品产业体系,农业多功能体系,一二三产业融合提高体系,现代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是能够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提高的有机整体
三、农业产业体系主要包括哪些?何是农业产业体系?
据全球贸易组织调查报告显示当今全球上农业产业体系主要包括1农业种植产业2农业养殖产业,3林业栽培产业4海洋捕捞养殖产业。
四、民族现代农业产业园标准亩数?
1、规模适度
集中成片规模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面积制度上不低于5万亩,不超过20万亩,其中核心区不低于1万亩;区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面积制度上不低于3万亩,其中核心区不低于5000亩。
2、产业突出
有明确清晰、相对集中、优势明显的主导产业1—2个,覆盖产业园面积达到50%以上,主导产业产值占产业园总产值的50%以上。围绕主导产业,有2家以上龙头企业带动,农产品初加工转化率达到70%以上,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2.5∶1(或二三产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3.5∶1)。
3、要素集聚
有2家以上科研单位为技术支撑,新型职业农民占农业生产经营者比例达到20%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5%以上。农业机械化率、信息化水平分别高于所在区县平均水平5%和10%以上。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高于产业园所在地区平均水平30%以上。水、电、路、网络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备。
五、民族技术转移体系架构包括?
民族技术转移体系基础架构,主要二点:
一、提高技术转移机构
二、完善多元化投融资服务
六、农业产业体系主要包括哪些?
农业产业体系包括从土地规划种植、种子选择种植、到农资农具、耕地肥力养护、季节性更替播种、收粮加工、粮食运输、粮食储存、粮食生产等等环节的所有设计人力、土地、建筑、工具、资金、项目、规划、事件的总和,这一个非常庞大的体系,它代表着几亿农民直接的生计和民族的重要民生经济提高。
七、民族现代农业产业园宣传标语?
答口号有:1、“农”情之约,我心“乡”往。
2、博采众长,开拓创造,包容合作,跨越提高。
3、博览群馆皆农林瑰宝,游遍满园尽植物珍奇。
4、博农林之秀,览科技之光。
5、低碳农业,引领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6、都市绿宝园,心灵后花园。
7、提高是硬道理,合作是生产力。
8、提高现代高效农业,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9、共享合作体验,轻松拥抱生活。
八、民族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补贴标准?
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项目,补贴额度:省级1000一5000万元、民族级1一3亿元2、农商互联项目,补贴额度:每省2亿元
九、民族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的影响?
提高马铃薯的种植技术及产量,促进马铃薯产业不断提高
十、民族技术转移体系架构包括何?
《民族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提出了三个方面重点任务。一是优化民族技术转移体系基础架构,推动形成紧密互动的技术转移网络。激发创造主体技术转移活力,强化需求导向的科技成果供给。建设统一开放的技术市场,构建互联互通的全国技术交易网络。提高技术转移机构,加强高校、科研院所和社会化技术转移机构建设。壮大专业化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完善多层次的技术转移人才提高机制。
二是拓宽技术转移通道,放大技术转移体系的辐射和扩散功能。依托创造创业促进技术转移,深化军民科技成果双向转化,推动科技成果跨区域转移扩散,拓展国际技术转移空间。
三是完善政策环境和支撑保障,保障体系高效运行。树立正确的科技评价导向,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完善科研人员分类评价制度,建立以科技创造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强化政策衔接配套,健全国有技术类无形资产管理制度,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依法取得的成果转化奖励收入不纳入绩效工资,统筹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收入有关税收政策。完善多元化投融资服务,加强智慧产权保护和运营,强化信息共享和精准对接,营造有利于技术转移的社会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