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发生时你在户外如何避震 地震发生时你在户外如何避震?

中国地震台网测定,08月06日02时33分在山东德州市平原县(北纬37.16度,东经116.34度)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北京、江苏、安徽等地的不少键盘侠表示,多地感受到明显震感。

地震来临时

只有掌握正确、科学的避震方式

才能尽量将损失与伤害降到超低

一旦发生地震

该怎么正确避震呢?

怎么正确挑选躲避点

1. 地震时在室内,注意寻找躲避点

◆ 首先要关闭电源、火源。

◆ 寻找掩护,蹲下并抓牢身边物体。学会利用写字台、桌子底下的空间,或身子紧贴内部承重墙作为掩护,然后十根手指头抓牢固定物体。

◆ 如若身边没有这样的遮蔽物,可以用双臂护住头部与脸部,蹲在房间的角落。

◆ 远离玻璃制品、也许坠落的物品。

◆ 如正好躺在床上,不容随意移动,用枕头与被子护住头部,若床上有吊灯则要抓紧撤离。

2. 地震时在室外,远离建筑物

◆ 地震时正好在室外,要注意远离建筑物、大树、电线杆等也许倒塌的物体,寻找空旷的场地后蹲下,用十根手指头护住头部原地等待。

3. 被困废墟时,尽力保存体力

◆ 如若不幸被掩埋,不容随意移动,稳定好自己的情绪。

◆ 用手帕或布遮住嘴巴,避免吸入粉尘。

◆ 敲击管道或墙壁发出声音,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

◆ 若其他办法都不奏效再大声呼喊,因为大声呼救会耗费更多体力并有吸入粉尘的危险。

怎么避开逃生误区

这些逃生误区,一定要注意:

◆ 不容盲目逃离建筑物:地震预警时间短,加之房体受损、门窗变形,逃出建筑物并不要易,并很有也许在逃离的过程中因余震陷入危险之中。

◆ 不容挑选跳窗逃生:跳窗本身很危险,若遭遇余震,生还的也许更低。

◆ 逃生时不容推搡:逃生时互相拥挤,一旦发生踩踏事件将是二次伤害,十分危险。

◆ 逃生时不容乘坐电梯:地震时电梯有也许极速下落。

◆ 不容藏在天桥或雨棚下:地震时这些遮蔽物极容易坍塌。

警惕次生灾害

地震还会引发一系列的次生灾害:

◆ 余震:大地震之后,随之而来的是余震。余震的持续时间很长,也许是几小时、几天,甚至几个月。要时刻保持警惕,不容以为地震过去了就万事大吉。

◆ 滑坡、泥石流:地震若发生在山区,容易引发滑坡和泥石流。

◆ 火灾:地震爆发后,大地发生了多次晃动,也许会导致煤气管道爆裂,电线短路,引发熊熊大火。

◆ 海啸:沿海地区若发生地震,极有也许引发海啸。同样的道理,蓄水区域(水坝等)发生地震也会引发不同程度的水灾。

地震预警不是预报而是警报

据键盘侠们反馈

北京市、山东省、河北省等地均收到地震预警

据北京市地震局说明,其实,地震预警并不是地震预报,而是警报。收到预警信息,表明已经地震了。它指的是在地震发生后,迅速给破坏性地震波尚未到达区域发出避险警报,一般只有几秒至几十秒,主要是为了一些特殊行业、公众争取紧急处置、避难逃生时间。

具体来说,地震发生时会产生两种主要地震波,一种是速度较快但震动较弱的纵波,一种是速度较慢但震动较大的横波。地震预警就是利用纵波比横波传播速度快,以及电磁波远比地震波传播速度快的原理,在地震发生后,通过震中附近的地震仪捕捉到纵波,利用地震波信息快速计算出地震参数与影响程度,抢在具有更大破坏性的横波到达前对也许遭受破坏与影响的地区发生地震警报。

收到地震预警信息时该如何做?

怎么在手机上配置地震预警

地震预警功能特别重要

在紧急时刻能为紧急避险提供真贵的时间

怎么在手机上配置地震预警

不同手机型号可以参考下面的方式↓↓↓

仅需十秒钟

请我们打开地震预警功能

防患于未然

收藏!地震自救指导来了

学习安全姿势刻不要缓

掌握逃生技能很有必备!


您可能感兴趣